top of page

CANBOT

HONG KONG

CANBOT

有什麼意思?

Definition of Canbot

迷你鐵甲人取名CANBOT是有特別用意. 當中”CAN”的意思,不單是形容他們是由鋁罐製成,”CAN”的深層次意義是代表“凡事都有可能!”

當然成功的背後必定要有堅定的決心,以及不懼怕失敗的鬥志和試煉。

經過多年來無數次的改良和研究,配合日本的摺紙手藝,微型力學計算,精緻剪裁手工,Orson最後成功將鋁製的汽水罐分砌成微細的方塊和長條,再摺成CANBOT身體各部分,加上獨一無二的無螺絲、無膠水、無焊接的裝嵌技術(No Screws, No Glue),製造成這巧奪天工的迷你鐵甲人。

 

3.5cm

迷你鐵甲人

Miniature Robot

身高3.5厘米的迷你鐵甲人無需其他支撐點便能站穩在大家面前,除了是精確計算的比例外,還有設計師對鋁片的熟悉及手工摺疊技巧,把鋁片一個一個的扣結起來。要巧妙地將這3種技術融合製成一個3.5厘米的鐵甲人殊不簡單,亦非一朝一夕能做到。除技術問題,設計師還特別注重美的要求。為達到完美境界,設計師到世界多處搜集有趣及特色的汽水罐,配上他對混色與配襯(mix & match)的獨特品味,迷你鐵甲人以無限創意、千變萬化的外貌呈現在大家眼前。
 

Meet Canbot >

人手製作

100% Handmade

CANBOT 整個製作過程完全用人手製造,而每個作品從選罐到襯色,剪裁到裝嵌都是由Orson Li親自操刀的。

 

CANBOT身上的圖案及字體均由汽水罐上準確地剪裁出來,沒有作任何後期加工的。每件作品需用數星期才能完成,複雜的作品更要花上三個月去完成。由於鋁的特性是不能像紙可以重覆掘摺,屈摺有小小偏差,鋁片便會爆裂,製作的每一個程序必須極度小心,由切割、摺疊、到裝嵌的每一步驟均需精確地依照設計圖,稍有偏差均不能製作完成,必需從頭再做。

百分百手造
無螺絲 | 無膠水 | 無焊接
無顔色加工

為甚麼以機械人

模樣作為首個作品?

The Story of Canbot

Orson記得八歲的時侯,數學科的分數很差,測驗經常不合格﹔所以每次考試都沒有信心。有次到了大考,數學科又再次不合格,心裡非常失望和氣餒,他在爺爺的家中痛哭,還說以後都不計數了。爺爺看見 Orson 已盡了力,但結果未如理想,便安慰 Orson 而請他飲了一罐汽水。當他喝完後,爺爺便拿起他最心愛的瑞士萬用剪刀,從罐上剪出了一個機械人形的鋁片,再用一條幼幼的麻繩穿着,造了一個書籤,而這塊鋁片只有 3.5cm 高,並稱它為「萬能機械人」。他叮囑 Orson 要把機械人書籤夾在數學書內,它便會賜給你神奇力量。Orson深信這個「萬能機械人」真的很有力量,對考試亦充滿信心,結果數學科的成績突飛猛進。

其後 Orson 一直把這「萬能機械人」收在銀包內,每逢遇到困難都取它出來勉勵自己。其後這「萬能機械人」一直陪伴Orson經歷無數的成功,包括在聖保羅男女小學取得優異生,美國 Westside Highschool 取得3.98GPA,並獲得President’s  Education Award, USA,Member of  National Honor Society, Scholar Athletic Award,Varsity Swimming Team,更以外州學生身份考入美國著名大學 UCLA,並以3年時間完成4年的課程畢業。最後他於 2001 年更考進了國際五大會計師樓任職核數師。Orson由數學不合格的小學生演變成一個成功人士,當中不是靠這「萬能機械人」來作什麼法術。而是從它身上取得「信念」,深信憑自己的力量是會成功的。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片 3.5cm 的「萬能機械人」已非常殘破,但鋁片依然存在。所以Orson 決定將這信念延續下去,並開始用鋁片製作成3.5cm 的立體機械人Canbot, 喻意「有志者事竟成」的理念。

相信創意改變生命

The Power of Creativity

設計師Orson自幼已對摺紙有濃厚的興趣,經過二十多年的摺紙經驗,Orson已摺出過千種由日本摺紙大師所創造出來的作品,但他認為紙造的作品不能長久保存,而且摺紙多是由日本人創作,所以他開始向難度挑戰,創造了人手「摺鋁」技術及研製獨一無異「無螺絲、無膠水、無焊接」的立體藝術品。

經過三年日以繼夜的研究及苦練,Orson終於能夠百份百以自己的一雙巧手去掌握鋁片的特性,因為鋁片可以軟如紙,亦可硬如鐵。雖然鋁片邊鋒利無比,但摺鋁者為了保持很高的敏感度去摺它,所以不能全程帶著手套去做。摺疊技巧更要百份百準確,不能像摺紙般可反覆再摺,而且鋁片接到超過90度便會很硬,但再推下去便要用「心」去感覺,否則推到極點就會斷開兩截,而如何控制鋁片的屈曲程度就是「摺鋁」的獨特技巧。身邊朋友常見Orson的手指傷痕纍纍,有時連筷子也不能拿起,還會手震震,朋友覺得他有點像神經博士在研究大發明。

Orson 是1999年美國UCLA經濟系學士畢業生,他的做事宗旨就是用有限的資源去達到最大的效益。所以他的作品全部均用廢棄的汽水罐為材料,完全符合經濟角度及環保理念。

2006年Orson將他第一件作品放上美國網站拍賣,而開價只是3.99美元但也無人問津。他當時沒有一點氣餒,更沒有理會家人和朋友的冷嘲熱諷。他馬上到圖書館去找些與品牌創造的書籍去研究問題出在那裡。他參考了一本日本企業家的著作,明白到人們不買你的產品原因不是價錢,更不是懐才不遇,而是自己的作品做得不夠好而缺乏競爭能力!

Orson記起十多年前於5大會計師樓任核數師時,被派到一間日本印刷公司核數,看見在工廠的廠房內貼滿各種標語,其中一則寫着「未成功的事,要繼續去做,一定要做到成功為止!」於是他再次改造設計,在兩年內一共將作品改良至第4代,並取名CANBOT,隨了說明作品是用 Soda CAN 做出來的Robot外,更喻意“I can Make it”即是凡事都有可能!於2008年,美國興起手作藝術及“Recycle Art”來喚醒人們對手功藝及環保的關注。Canbot的獨特製造方式及背後的環保概念令美國的設計界及藝術界大表關注,而Canbot的色彩配搭及趣緻外表更引來荷里活明星及各國著明設計師紛紛購買來收藏。

登上國際舞台

Reaching Global Arena

於2008年中,Orson建立了網站Canbot.com及研製更多不同種類的設計,如 Canrex(恐龍)及 Panda Alu(熊貓),喻意人類要珍惜地球資源及循環再用。於2009年 Canbot 更被美國 North Carolina 的 Cameron Art Museum邀請參展。於韓國及日本設計雜誌亦有廣泛報道 Canbot 的獨特人手摺鋁技術。當 Canbot 登陸日本後,他的精密及袖珍程度更令當地計師及手作人嘆為觀止。而外國的汽水公司更有興趣洽談合作機會。因為 Canbot 由設計、襯色到製造都由 Orson 親手造的,而他的獨特秘方及技巧從沒有公開及授徒,所以產量有限。於2010年 Canbot 第5代 (Infinity) 的價錢已去到最高五萬多港元一個。

堅持香港精神

Promote Eco Art in Hong Kong

由於外國的 “Eco Art” 文化比較普及,致力將 Canbot 一直於美國、英國及日本被廣泛推廣,Orson 雖然在美國接受教育,但他是香港出生的,他希望把 Canbot 的成功故事及理念帶到香港,將 「不要低估個人的力量」 的訊息來勉勵時下的年青人,因為 Canbot.com 的成功都是由 Orson 一雙手及創意製造出來的,是完全百份百「香港製」。

於2010年 Orson Li 接受香港貿易發展局之邀請在香港Education & Career Expo 展出Canbot環保藝術Canbot。

Go to Event & Exhibition

挑戰極限

Challenge The Limit

Canbot 到港後,碰上時興的環保概念及近年很多名牌以「作品」來代替「商品」,更有手作品牌甚為流行。Canbot 背後的元素及理念正跟這潮流相符,所以在港獲得各大報張及電視台爭相報導。 Orson 更被邀請作多個環保設計比賽的評判,Canbot更於香港的商場,會議展覽中心及香港亞洲博覧館舉行展覧。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Canbot訂單已排到2012年,而 Orson 的手指已出現勞損的關係,所以醫生建議 Orson 每天只可用6小時做手功藝,所以現有的Canbot將會成為真正的限量版。

Go to Infinity Series

手繪作品

Canbot Illustration

Canbot 是一種產量極少的藝術作品,再加上Orson手指勞損的問題亦要將 Canbot 減產,所以價錢不斷上升。 為了將 Canbot 普及化,Orson將 Canbot 的樣子手繪成卡通人物,並創作了一個Canbot的環保故事,讓更多小孩子能於Canbot的網站欣賞Canbot及了解當中帶出環保的訊息。

Orson 為了將 Canbot 的訊息延續下去,他決定將 Canbot 的 Logo 印製在各種日常用品上,加上宣傳口號 “Let’s Save the Globe together” 及將 “I can make it!” 改為 “We can make it!” 希望香港人一起用創意去改變世界,從此人們對一個廢棄汽水罐的價值觀不會再一樣了!


 

作者心聲

有人說他是現代鍊金術師,把鋁片變成金。但設計師認為就算世上真的有鍊金術師,亦要透過自己付出等價努力,才能鍊出成果。他鼓勵年青人要為夢想而努力,不要找捷徑,更不要半途而廢,因為世界是沒有不勞而獲的。Orson Li 付出了很多心血努力及不斷的設計及研究改良,使無用的汽水罐改造成與售價相同的等價交換。

亦有人說這門生意是零成本及零風險,設計師真不愧是美國UCLA大學經濟學系畢業的高材生。但設計師認為雖然物料是無成本,但這正是他的設計上重要的條件﹣循環再造,珍惜資源。再憑他的巧奪天工手藝,獨特創意及所花上設計及製造作品的時間及心思,再加上他所有作品的獨特性,而可以在云云的手造作品中脫穎而出,使人們印象深刻,並達到宣傳 ”Upcycle” 的概念!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一個平凡被拋棄的汽水罐,俯拾皆是。香港有很多自力更生的老婆婆,每天都依靠收拾汽水罐賣給費物回收商為生。每個空罐頂賣五角錢。每罐汽水平均售價是6元,我們付出6元只是購買罐內面的飲料,至於鋁罐天生只是一個容器,是一個配角,當我們喝完罐內的飲料後,這個鋁罐的功能和任務也隨之完結。它的命運就是被掉進廢物箱,等候清潔工人運到廢物堆填區。

若是幸運的話,它可能放進環保回收箱,等候送到廢料處理廠,分解循環再造。這就是它們的命運嗎?其實人生又不常是如此?有些人出生富貴,亦有人一出娘胎便要捱窮。好命的人就如汽水罐內面的飲料,是天生的主角。但是我們是否會停一停、想一想即使出生卑微,就如一個被棄置的空汽水罐,也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只要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毅力,再加上一點創意和想像力,始終會成為人生的主角,正如CANBOT一樣,它的身價竟然汽水的幾百倍!


每一個CANBOT收藏家就是這奇蹟的見證人!

廢物或是寶物?

一切由自己決定!

Canbot 除了鼓勵人要不斷努力追求理想外,還是要帶出保護環境的概念。我們每天棄置的廢物是否真是無用的「廢物」?

我們是否可以運用想像力去為一些看來像無用的「廢物」添加再生能力,延長它的生命?我們可否助它一臂之力,讓它們在這個世界活得更有意義,就像一個原要運到廢物堆填區的汽水罐,竟然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趣緻的迷你機器人Canbot。

聯絡我們

Art Cycle Group

Hong Kong

info@canbot.com

Tel: +852 5669 1210

Get in Touch

Success! Message received.

bottom of page